沈玉鹏主任医师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医案整理

发布时间:2023/10/20 点击数: 字体:

 【标题】:益气健脾,调和营卫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。

 【提要】: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属肺脾气虚证,治以桂枝龙骨牡蛎汤合人参五味子汤加减益气健脾,调和营卫。

   【病历摘要】:李某某,女,5岁,病历号:206544820

    初诊:2015年04月29日

    近1月反复感冒3次

患儿反复呼吸道感染,本月感冒3次,曾因“肺炎”住院4次。既往频繁口服“贞芪扶正胶囊”及“玉屏风颗粒”,效不佳,目下症见:面色苍白,易出虚汗,动则汗出,食欲不振,神疲乏力,少气懒言,形体瘦弱,肌肉松弛,大便偏干,舌质淡红,苔薄白,脉弱。查体:T36.4℃,精神不振,面色苍白,咽无充血,双侧扁桃体已摘除,心肺腹(-),皮下脂肪0.5cm。西医诊断:反复呼吸道感染;中医诊断:小儿感冒病,证属肺脾气虚。治疗原则:益气健脾。拟方:桂枝龙骨牡蛎汤合人参五味子汤加减。处方:

党参10g,茯苓10g ,苍术10g,玉竹10g,桂枝10g, 白芍10g ,当归10g, 龙骨10g, 牡蛎10g,五味子5g, 陈皮10g,黄精10g , 焦山楂10g,甘草5g。5剂,水煎服,日一剂,总量200mL,分次服用。

    二诊(2015年05月04日):服用上药后精神好转,纳食渐增,活动后出汗缓解,但以手足心出汗为主,伴有口渴喜饮水,查体:咽无充血,心肺腹(-)。原方去桂枝,加丹皮10g,北沙参10g。共5剂,日一剂,总量200mL,分次服用。

    三诊(2015年05月09日):服用上药后精神好转,面色红润,进食量明显增加,出汗明显缓解,大便正常。查体:咽无充血,心肺腹(-),舌质淡红,苔白厚。余无其他不适症状。原方基础上加厚朴、北沙参10g,乌梅10g。共4剂,一日一剂,总量200mL,分次服用。服药完毕,期间再无复感,无明显肌肉松弛感,一般情况尚可。

    【按语】:患儿反复感冒,1月发作3次以上,伴有神疲乏力,形体消瘦,食欲不振,面色苍白、平素汗多症状,均属于肺脾气虚证。病变符合“小儿感冒病”之肺脾气虚之证。小儿体禀不足,脏腑娇嫩,形气未充,五脏六腑功能皆不足,尤其以肺、脾、肾三脏更为突出。反复呼吸道感染病机本质正是肺、脾、肾三脏虚损,而致卫外不固,反复感邪,夹湿夹滞,内蕴化热,邪热内扰,甚则日久成瘀,病性多为本虚标实,其发病关键不在邪多,而在正气不足。 脾与肺是母子关系,“脾胃虚则肺先受病”。卫气根源于下焦,滋养于中焦,升发于上焦,故卫气功能的强弱直接受脾胃影响。 脾气旺盛,运化有力,气血充足上蕴于肺,卫气方能发挥充皮肤、实腠理、司开合的作用。若脾胃虚弱,土不生金,肺失所养,肺卫不足,营阴不能内守,腠理疏松,卫外失固,稍有外邪侵袭入里,则发为反复呼吸道感染。按其病程特点可分为感染期、迁延期、恢复期三期。三期邪正消长发生变化,病机有不同特点并有一定的演变规律。

吾师认为反复感染的患儿在病后常可产生一些脾虚证候。如该患儿不思饮食,体倦乏力,身体消瘦等,由于感染病原体不同,年龄大小、体质差异、病情轻重、病程久暂、用药情况等,都可以直接影响在治病过程中的临床症候的出现,脾虚在各种感染阶段均可发生。本病患儿病程久者居多,故临床以肺脾气虚证型常见。病变脏腑在肺、脾,日久可累及肾脏,损伤津液,耗伤正气;病性以本虚标实为主,治疗方面,在治疗原发病基础上,注重调理脾胃,扶正固本,调和营卫。

吾师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,常用桂枝龙骨牡蛎汤合人参五味子汤加减,经方合用,疗效颇佳,人参常用党参代替,合陈皮以健脾益气,桂枝调和营卫,固本扶正,五味子、白术、茯苓调理心脾,养阴生津,玉竹、当归、白芍收敛护阴,养血和营;龙骨、牡蛎收敛止汗。若伴有纳差,腹胀、便秘,舌苔白厚,表现饮食积滞症状者,可加用厚朴理气和胃,久病汗出易于伤阴耗液,续用乌梅、北沙参养阴敛营,顾护阴液。总之,该方可调和营卫,益气固表,标本兼治,散收合用,可提高机体抗病能力,以达到祛邪扶正,正胜邪祛的目的。

吾师认为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,应注重疾病后期的调理,灵活加减药物,如气阴不足者,加生脉饮,低热者,加用丹皮、地骨皮、银柴胡;纳差者加鸡内金、焦山楂、焦神曲等消食导滞,健脾和胃。

   【署名】:整理人:杨志华 审阅人:沈玉鹏 联系电话 15002591583


终审:沈玉鹏名医工作室1
分享到:
[打印正文]
×

用户登录